首页   |  校园号   |  
西南石油大学返乡学子讲大国“宝物”故事,抒家国情怀
西南石油大学 谢娜2023-02-22
字号:AAA
西南石油大学党员实践队伍,以“新时代的成就观察”为主题,围绕对外开放、脱贫攻坚讲述了大国“宝物”故事。

从远洋货轮模型到北斗接收器,再到天眼模型……这个假期,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工程管理本科生党支部的学生们组成实践队,以“新时代的成就观察”为主题,围绕对外开放、疫情防控、科技发展、民生事业、工匠精神等方面,记录拍摄了反映大国工程、大国建造背后的20件“宝物”。

拍摄期间,队员们分赴广东、重庆、湖北、贵州等地,走进中共三大会址、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地,把相关资料汇编制作为“藏宝阁”H5,讲述宝物背后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精神。还制作了20期“二十岁遇上二十大”寻宝系列视频,上线不到两小时,点击量已破万。

在湖南省郴州市,实践队队员胡伟给郴州市第二中学的学弟学妹们讲述了“寻宝”的故事,“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让我更加真切感受到了祖国十年巨变,也更明晰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责任、使命与担当”。

1.jpg

(实践队队员进学校)

学生宣讲员们在实践中收获颇多,如何能及时地把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宣讲内容送到百姓家?“我们化整为零,通过‘微宣讲’,充分发挥学生宣讲员灵活机动的特点,实现宣讲的实效性。”

实践队指导老师、党支部书记何雨洋老师说:“00后宣讲员们带着故事返回各自家乡,因地制宜,在社区活动室、公园广场、街头巷尾等地,以接地气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宝物”的故事讲得透彻而精彩。”

在四川广安,实践队队员唐璐和同学们围绕不同群体开启“预约菜单”式宣讲;在四川内江,队员刘强为村里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和儿童,播放自制宣讲视频;在山东、湖北、陕西等地,回到家乡的队员们制作了宣讲PPT、“非凡十年”宣传册等,便于居民传阅。目前,实践队已累计发放500份宣传册,开展40余场宣讲,覆盖12000余人次。

2.jpg

(实践队队员“预约菜单”式宣讲)

在这个寒假,土测院的这帮同学们(也是党员)身携“宝物”,回到家乡,进社区,到公园,联系高中母校,或干脆在公共场所搭台,向居民们讲述十年来国家的巨大发展成就,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3.jpg

(实践队队员入社区)

这对同学们是切实的历练。从校园到校园,很多人可能都还没有与“校园外的陌生人”打交道的经历。在公众场合宣讲,在瞄定目标听众后,需要履行必要的许可程序(有些场合),营造宣讲氛围,准备宣讲材料(电子演示和纸质的),然后是演讲。这对于同学们是综合性的能力锻炼。

这样一种假期实践活动也需要充分的心理支撑。作为党员,作为公民,土测院的这些同学们参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是在尽对党的义务,对国家的责任。这是一种令人钦敬的家国情怀。

大学期间,既是求知的年代,也是沉淀和升华人生观的关键窗口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家国情怀”就是这样一种浩然之气。

中国高等教育早就过了“精英时代”,然而家国情怀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从来都至关重要。人的一生很漫长,会遇到很多波折与困惑。凡事不仅为稻粱谋,亦为家国计,始终保有一份赤子般的家国情怀,不仅可以保证在诱惑中永不迷失,而且让我们在遇到艰难困顿时始终保持前行的不竭冲劲。

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想起年轻时那些假期务虚而高尚的青春奔赴,我们一定会充满感慨。




[通讯员:董肖 ]
[指导教师:曾志刚]
[责任编辑:卫彦瑾]
西南石油大学党员实践队伍,以“新时代的成就观察”为主题,围绕对外开放、脱贫攻坚讲述了大国“宝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