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江苏科技大学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获佳绩
江苏科技大学 夏志平2021-09-06
字号:AAA
江苏科技大学获得特等奖12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15项。

8月29日,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暨第三届“海上争锋”中国智能船艇挑战赛全国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江苏科技大学获得特等奖12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15项。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由中国科协与工信部指导,紧密结合国家海洋领域的重点发展方针,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学科竞赛。本届大赛设置新概念创意设计、设计与制作、舰船模型智能航行、海上智能感知、舰船航行虚拟仿真等11个组别。大赛吸引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挪威斯塔万格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及中国船舶集团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江苏自动化研究所等128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参加,大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此次大赛,江苏科技大学经过前期区域赛的选拔,共选送65件作品进入全国总决赛,与来自清华大学等128所参赛单位的666件作品同台竞技。在决赛中,江苏科技大学学子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用锐意创新的作品及饱满的个人状态诠释了江苏科技大学“船魂”精神。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实践学习、探索创新、科研尝试的平台,传递了热爱海洋、经略海洋、强大海洋的理念,成为引领师生助力实现海洋强国的渠道之一。通过参与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同学们表现出对船舶海洋的日益重视和巨大热情,体现了我校学子追求科技创新的开拓氛围,彰显了江科大学子厚实的知识技能真功底。

江苏科技大学部分获奖作品介绍:

《一种基于智能航行的海洋特种作战守卫无人艇》,获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特等奖。该作品设计研发出一种针对复杂海况,可以进行全局路线规划与循迹的无人艇,并具有救援功能和反击作战能力。作品基于KCF目标跟踪和Kalman滤波算法进行目标识别与测量,并在控制系统中融入了船体监测系统,可实现智能船舶的船体检测与辅助决策。

1630675478247669.png

图1 一种基于智能航行的海洋特种作战守卫无人艇

《基于半潜平台的多自由度风浪能发电平台》,获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该作品设计研发了一种利用波浪作用下浮式结构物的纵摇和垂荡双自由度运动,并克服动力输出系统阻尼力对外做功的发电平台。其中,波浪能模块的阵列布置以及搭载的风机系统,实现多能互补;带尾流舵的自导向系统进一步提升波浪的利用率,从而进行风浪能混合发电。该作品所构建的双蘑菇式风浪能混合发电平台既能满足消波的要求,又能为临近海洋岛礁、渔场及海上娱乐业提供电力,极大地提高了波浪能的俘获效率,使其组成电网为岛礁输送稳定电力,更好的保护岛礁主体,推进生态岛礁建设。

2.png

图2 基于半潜平台的多自由度风浪能发电平台

《一种可变形的极地海空两栖多功能飞船》,获第十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该项目设计研发两栖船具有冰覆盖水域飞行与敞水水域航行的功能,可满足冰区快速通过的需求。在极地部分区域季风显著,通过船舶可变形减摇浮体的协同转动,产生阻尼力矩,减小船舶横摇运动,增加船舶在风浪中的稳定性。通过浮体一起上下摆动,控制船舶浮心位置,调整船舶纵倾角,使其具有良好的适航性。本项目在国内首次设计研发一种可变形的极地海空两栖三体多功能飞船,该飞船具有经济、环保、安全特性。是一种可实现极地项目考察、进行军事支援以及快速救援等多功能的新型极地海洋装备。随着未来极地的进一步开发,该设备具有极佳的应用前景。

1630675520183630.png

图3 一种可变形的极地海空两栖多功能飞船


[通讯员:李泽文 ]
[指导教师:王琳]
[责任编辑:苏兰]
江苏科技大学获得特等奖12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