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重庆理工大学:“乡”遇扶欢米粉 传承舌尖上的百年技艺
重庆理工大学 陈晗 陈晨2022-07-28
字号:AAA
重庆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发展成就观察团来到扶欢镇老新桥,学习传统手工艺米粉制作。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寻綦江传统美食技艺,助推綦江特色文化宣传、乡村振兴。7月7日,重庆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发展成就观察团来到扶欢镇老新桥,跟随传统手工艺米粉传承人王金彬师傅学习制作地地道道的扶欢米粉。

扶欢米粉早在清末至解放前就以精制的“千层米粉”著称,解放后经过不断探索,改千层米粉为绷子米粉,质量越来越高,米粉色白、味好、质地柔软结实,配以精制臊子,色香味俱全,浓香可口。一粒粒色泽腹白的大米是如何变成一张张晶莹剔透的米皮的呢?一要选米,选颗粒饱满的高山米配上清澈可口的井水;二要泡,根据一年四季的特点,选择不同温度的水将米浸泡12至18个小时;三要淘,用清水冲洗米粒去除浑浊;四要沥,把米沥入筲箕控净;五要勾,将精米煮成半熟,按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比例进行勾芡;六要磨,按对半比例加入清水再用石墨慢慢细磨成浆;七要蒸,将米浆倒在绷子上,再用旺火蒸两至三分钟;八要晒,将米粉挂在竹竿上充分晾干,最后再将晶莹剔透的米粉平铺撒上面粉、依次叠起,用切刀切成细条状或丝状,这样带状的成品米粉就完成了。王师傅详细地向学徒讲述着米粉制作的故事。

1师傅引导志愿者倒上米浆.jpeg

师傅引导志愿者倒上米浆  邱一珂/摄


看似简单的过程,却对原料、工序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花心思做出来的东西才会好吃。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扶欢人,从小就吃扶欢米粉长大,现在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传承和发扬扶欢米粉,让更多的人吃到绿色、健康的传统美味小吃。”按照王师傅的教导方式,志愿者开始自己淘米、磨浆、切条,在王师傅的指导下,志愿者自己制作出了一份米粉成品。“来到扶欢之前就听说过扶欢米粉,品尝之后更想对其制作过程一探究竟,这次实践活动刚好给了我这个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够深入了解扶欢米粉文化,成为米粉非遗宣传员”学徒同学谭骏说道。

3志愿者学习切米粉.jpeg

志愿者学习切米粉 邱一珂/摄


扶欢镇传统手工米粉传承人以精湛技艺,传承百年手工米粉制作方法,存留记忆中的纯真味道,扶欢米粉的背后正是根植于心的文化自信,让他们承接起传承之棒。此次活动,志愿者通过近距离的学习和亲自制作体验,深切感受到传统手艺的经典和考究以及传统技艺中的工匠精神。当记者问到王师傅对志愿者“徒弟”的表现时,他毫不犹豫称赞道:“现在的学生学习领悟能力高、动手能力强。学校组织的活动很好,鼓励学生去关注、了解和重视传统文化,感受传统美食的魅力。”他希望在这之后,能够有更多的青年关注到以扶欢米粉为代表的传统美食,让传统手工技艺焕发出全新的生命。

师傅引导志愿者晾晒米粉.jpeg

师傅引导志愿者晾晒米粉  邱一珂/摄



[通讯员:陈晗 ]
[指导教师:徐富霜]
[责任编辑:魏天元]
重庆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发展成就观察团来到扶欢镇老新桥,学习传统手工艺米粉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