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号   |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呼伦贝尔学院校网通站打造有温度的网络育人阵地
呼伦贝尔学院 2023-03-10
字号:AAA
呼伦贝尔学院入驻中国大学生在线以来,依托平台不断探索新媒体发展规律,创新运营方式方法,强化思想引领,突出立德树人,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网络思政、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制度体系建设、工作项目设计、内容形式拓展、手段载体丰富、方法路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效果与丰富的时间经验,不断推出具有育人特性的网络文化作品。

一、主题和思路

高校网络育人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创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载体。在互联网占据信息传播主导地位的今天,网络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互联网的不断革新也在不断发展着。呼伦贝尔学院校网通站充分发掘“互联网+”的教育潜能,积极探索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依托中国大学生在线平台、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不断探索新媒体发展规律,创新运营方式方法,聚焦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管理服务等职能,大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自2020年6月呼伦贝尔学院校园号入驻中国大学生在线以来,依托大学生在线平台不断探索新媒体发展规律,创新运营方式方法,强化思想引领,突出立德树人,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网络思政、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制度体系建设、工作项目设计、内容形式拓展、手段载体丰富、方法路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效果与丰富的时间经验,不断推出具有育人特性的网络文化作品。

(一)紧抓“一条主线”,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以立德树人这条主线为根本,大胆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将手机智能终端作为连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桥梁,通过灵活生动的新媒体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方法,利用音频、视频、动画、H5、图片和文字等大家较为喜欢且形象有趣的传播方式,依托时事要点、重要节庆及纪念日、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校园事物等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从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二)坚持“两个融入”,创建“三度育人”内容模式

主题策划“高大上”,内容生产“接地气”,将思想与文化巧妙融入。以专业化、平台化、品牌化的运营,形成集“温度、广度、深度”为一体的“三度育人”内容模式。以”情感的温度“,拉近师生距离;以“文化的广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思想的深度”,引领师生思想。推出大量具有“时、度、效”的文章,内容丰富有寓意,形式新颖有创意,语言活泼有新意,用这样的网络文化作品将学生吸引到呼伦贝尔校网通站这个平台周围,黏住学生群体,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以文传情,引发青年大学生情感共鸣,依托新冠肺炎疫情、党史学习教育、喜迎二十大等时事热点,援鄂医疗队成员、校外“大咖”、优秀校友、在校师生等人物先进事迹,建党100周年、清明节、重阳节、抗战胜利纪念日、校庆等重要节庆及纪念日,校园景色、校园建筑及设施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校园事物,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法纪、道德和心理方面的规范和要求,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文化、环境、舆论等氛围中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引导其对教育内容去体悟和感受,学生们不知不觉的受到预设教育内容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了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三)注重引领“两支队伍”,强化组织建设

1+1+X,双擎驱动,打造网络工作团队。“1+1+X”,即为打造一个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工作团队,用最前沿的网络育人载体和最鲜活的育人方式,创作、传播导向正确、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其中,第一个“1”是1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由我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学生工作者、思政课教师组成,负责网络文化产品的立意选题、作品意识形态把关等;第二个“1”是1支专业教师队伍,负责提供文化创作的技术支持,并结合专业特点,深挖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共同策划作品内容;“N”是由政治素质高、新闻素养好、创作能力强、观察力敏锐的优秀学生组成的大学生记者团,其人数不固定,主要负责网络文化产品的直接创作和传播。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专业教师队伍在创作网络文化产品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建共赢、分工合作,指导大学生记者团开展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实现了“双擎驱动”。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强化过滤筛查,为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保驾护航。

(四)强化顶层设计,实行栏目品牌化创作策略

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挖掘整合资源,主动适应媒体时代新特点新情况,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现已打造出“四史微课堂”“我心向党”“微言大义”“沧桑与青春”“奋斗正青春”“逐梦新征程”等精品栏目,在内容、形式、标题等方面精心打磨,扩大网络文化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在广大师生校友中具有了较好的接受度,为网络思政的良好开展占领了舆论高地。

(五)不断提升网络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网络内容供给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线上重点活动,扩大我校校网通站育人的广度。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共有22个作品获奖,其中我校9项师生作品喜获佳绩。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我校有11件作品被内蒙古自治区推选到国家参与评审,并组织学生自主申报100余件作品,在中国大学生在线的指引下,不断开拓我校网络文化建设新局面。

我校2018级樊荣同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入选“大学生年度人物”的同学,我校新媒体对该同学的事迹进行深入的报道,也得到了中国大学生在线平台的宣传报道。同时我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悦读青春”全国百场百所百名读书特色推选展示活动,我校代光辉同学荣获读书达人奖。中国大学生在线已成为深受我校学生喜爱的网上家园。

(六)通过开展大学生在线校园行活动,增强校网通站育人的热度

今年我校组织开展了“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行——呼伦贝尔学院喜迎2022级新生”、“当校园行遇上国庆节,和小中兄妹花样表白祖国”、“喜迎二十大|呼院与小中兄妹一起展望未来”等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行活动,通过近200名学校大学生记者团在学校图书馆、崇文湖、食堂等地标建筑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数千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这些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激发了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坚定了理想信念,培育了高尚品格,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同时,这些线下活动参与度高,影响力强,覆盖面广,扩大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媒体平台在我校的影响力,增强了线下育人的实效。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1.立德树人,守正创新,打造有温度的网络育人阵地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借助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与表现形式,使思政工作由传统的理论灌输和直接指导转变为间接引导和情感熏陶,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平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优势和传播的时效性强、速度快,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空局限等功能优势。引导大学生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对大学生发挥积极导向作用,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实践创新的重要阵地。

2.优化内容,丰富形式,持续推进网络育人的创新性表达

把思想引领作为重要内容,注重主题深度挖掘,不流于“官气”和说教,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媒”把党的主张转化成师生的自觉行动。通过灵活生动的新媒体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与方法,做好内容的供给侧改革,以原创、有料、有趣、有深度、有情怀的内容吸引读者,有效挖掘育人资源,融入校本元素,靶向施力,做到“接地气”“冒热气”,真正让学生爱看、爱听、爱参与,达到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目的。紧紧抓住当前大学生“网络原住民”的特征,加强网络思政话语创新,积极探索“政治权威型”话语模式向“思想引领型”转换的路径,用师生喜闻乐见的语言,使大学生在有意无意间受到触动、震动、感动。《我为什么入党?20岁的他们这样回答……》、《“90后”思政教师与抗战老兵的初心对话》等一篇篇富有正能量又符合学生审美需求的文章,受到了师生与社会公众的广泛欢迎,凝聚起师生奋发向上的力量,达到了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3.推进栏目品牌化建设,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垂直优质内容

立足于学校师生需求,紧跟时代变化,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打造了“沧桑与青春”“我心向党”等专题专栏。在内容、形式、标题等方面精心打磨,使其在广大师生校友中具有了较好的接受度,为网络思政的良好开展占领了舆论高地。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1.改进宣传载体和方式,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探索“互联网+宣传思想”工作模式,构建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从“相加”向“相融”转变,逐步形成“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新格局。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打造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宣传载体,运用图片、短视频等新形式进行符号表达,开展价值引领,形成双向互动的网络育人格局。

2.创新网络育人工作理念,打造网络思政教育桥头堡

根据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及在校大学生学生的特点,本着要达到取得网络思政较好效果的目标,搭建平等参与、互动交流的平台,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将全校大多数师生融合到宣传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全局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不断提高网络思政工作的有效覆盖面和影响力。

3.坚持内容为王,不断加强内容的改进和创新

赋予宣传思想工作可触可感的温度和色彩,让思想传播融入新闻宣传、校园文化、文学艺术、师生活动中,用扁平化思维连接师生,坚持内容为王,把意义构建和价值传递作为内容生产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紧扣时代发展,围绕重大主题、重要活动、重要时间节点进行多角度策划、多元素融合、立体式展现,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从而更好地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效果。


[责任编辑:苏兰]
呼伦贝尔学院入驻中国大学生在线以来,依托平台不断探索新媒体发展规律,创新运营方式方法,强化思想引领,突出立德树人,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网络思政、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的制度体系建设、工作项目设计、内容形式拓展、手段载体丰富、方法路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效果与丰富的时间经验,不断推出具有育人特性的网络文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