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嵊州市乡村振兴的发展成就和经验总结,进一步体验和挖掘越剧文旅研学路线,2024年7月12日,南京邮电大学嵊州邮梦人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前往嵊州市开展以“AI越至嵊,乡音传遗”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探索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科技支撑与文化活力。
东王村:探寻“第二国剧”的起源
为深入探寻越剧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团队成员专程前往越剧诞生地——东王村开展调研工作,致力于揭示越剧艺术的根源与演变历程。
图为东王村古戏台 汤奕晨拍摄
剪影墙、戏台、墙绘、香火堂、石子路,作为越剧诞生地的东王村,无处不弥漫着越剧元素。团队行走于村中,沉浸式体验着越剧的发源,置身古戏台下,仿佛穿越至一幅幅经典越剧表演场景。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村内越剧元素 唐一能拍摄
立于古戏台斑驳的台阶之上,眼前不仅是岁月留痕的建筑,更是越剧艺术由曲艺蜕变成戏曲的生动见证。作为越剧的摇篮,它自东王村的土壤滋养而起,沿着嵊州曲折的河流,最终汇聚成波澜壮阔、名扬海外的文化长河。
越剧博物馆:追寻从田野到现代
沿着越剧+文旅研学路线宣传调研,团队走进了中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馆内常设越剧厅、嵊州历史厅、越剧艺术体验中心等基本陈列,另有文化(旅游)驿站、临展厅等非遗展示及公共服务区域。它集珍藏、研究、教育于一体,珍藏越剧文物史料30,500余件,包括戏服道具、剧照、剧本及音像资料等,全方位展现越剧艺术的魅力。
在越剧厅,首入眼帘的便是“田头歌唱”展区。艺术形式的诞生,往往表达着劳动人民最为质朴的情感,越剧亦是如此。它源自嵊州农民在辛勤耕耘之余,以歌声抒发内心质朴情感的习俗。这些简单而真挚的歌声,在农民们的汗水中生根发芽,最终孕育出了越剧这朵绚丽的艺术之花。
团队调研到,作为戏曲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存在,越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有:一、越剧有着清晰可考的诞生地与纪念日;二、它根植于民间土壤,由落地唱书走上舞台,是曲艺蜕变成戏曲的特例;三、其剧目广泛取材于民间故事,紧贴百姓生活,尤以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见长;四、在舞台表现上,越剧以唱为主,旋律悠扬动听,表演真挚动人,深深吸引无数观众的心弦。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越剧博物馆了解越剧发展历史 唐一能拍摄
AI赋能非遗:科技创新引领“数字变脸”
深入越剧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高清触控屏幕生动呈现了越剧四大经典角色供人选择——小旦、老旦、小生、老生。借助先进的AI技术,体验者仅需通过面部扫描与识别,便能在数秒之内完成个性化越剧形象的生成。这一过程让每位参观者都能轻松“穿越”至舞台之上,化身为经典的越剧名角,通过简单的操作,感受科技与越剧文化融合带来的无限可能。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数字变脸” 汤奕晨拍摄
越剧小镇:展望越剧文旅未来
一进入越剧小镇,它以独有的文化韵味和艺术精粹,让团队成员们深深沉浸在这一场文化盛宴。在古朴雅致的古戏台前,随着细腻丝竹乐的悠扬旋律,一幕幕精妙入神的越剧演出轮番呈现。深入小镇肌理,泛黄剧本、华丽戏服与精致道具静静诉说着越剧传承的故事,每一件展品都是对历史的深情凝视,让成员们在静默中领略到越剧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世代匠心的传承力量。
离开古戏楼的古韵遗风,小镇的文创产品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这场文化盛宴添上了一抹清新与活力。融入古戏楼、经典剧目《梁祝》角色的文创雪糕、古法饮料、各类香草、藤扇簪子……无一不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观赏与选购,激发了越剧小镇的经济新活力。
图为越剧小镇文旅项目施工现场 唐一能拍摄
团队结合前期调研及越剧音乐研究者陈国良的观点,总结越剧对嵊州的影响之处:一、越剧提高了嵊州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是嵊州宝贵的精神财富;二、越剧艺术的发展是赋能嵊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三是越剧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留下的遗址为嵊州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旅资源;四、越剧与嵊州根牵魂连,越剧因嵊州而精彩,嵊州因越剧而风华。
通过对越剧文旅研学路线的深入调研,团队成员不仅见证了越剧文化在时代洪流中展现出的坚韧生命力与蓬勃活力,更深刻领悟到其作为地方文化名片对于乡村振兴不可估量的价值。南京邮电大学嵊州邮梦人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将持续深化研究,依托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精心打造“越剧+文旅”特色研学手册,共同探索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新模式、新路径。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越剧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为团队成员现场参观越剧表演 汤奕晨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