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内容的社会拓展工作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大学生可以在特定的主题背景下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有关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融入当地传统文化传承情况调研,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艺术类专业近年来以“体验红色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分别对正定古建筑、冉庄地道战遗址、武强年画、崇礼冬奥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艺术类专业社会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实践方法:
(一)调研一手资料,提升实践生命力
不论是对正定历史文化旅游状况调查,实地测绘古建筑群;对地道战各作战工事进行了深度研究和分析,观看冉庄地道战的第一手资料;还是对武强年画博物馆及民间作坊进行参观、调查,走访传统手工艺人;参观冰雪博物馆,了解北京冬奥会。真实的历史资料给学生们的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启发。青年们对历史课本上一带而过的艰难岁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发挥学科交叉,提升文化创造力
正定古城考察、冉庄红色之旅、武强年画调研、崇礼冬奥宣传,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艺术类专业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进行传统文化实践。参与实践的青年来自于动画、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等各专业,他们立足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互相弥补。完成数个立意高远、导向明确的文艺作品,极大的提升了艺术类青年的参与感、认同感。
(三)利用新媒体,提升社会影响力
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文艺作品。扩大了对优秀文化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让更多青年接受基于优秀文化的美育熏陶。
三、实践过程
(一)正定古建筑调查研究
近年来,正定县紧紧围绕“文物强县”建设和构建“和谐正定”的目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打造具有正定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依托“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产业。
2016年,我们在石家庄正定县联合正定县旅游局,从古建筑保存现状、传统文化教育、旅游发展价值等方面,调研千年古刹隆兴寺、佛教圣地临济寺、红学文化基底荣国府等古迹。此次实践共分三个环节:其一,走访调研。在当地旅游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正定隆兴寺,砖塔、华塔、木塔、雷峰塔等名胜古迹。从历史由来、建筑构造、艺术价值、艺术手段等方面多层次的了解古迹价值。其二,讨论整理。在参观的同时完成数张古建筑测绘速写。通过整理分析发现正定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但宣传和推广形式较为单一,据此讨论如何为正定旅游资源的推广工作添砖加瓦。其三,文化成果实践。以手绘的形式绘制正定县旅游地图和以正定古塔、古寺、古牌楼为原型的旅游明信片。
(二)冉庄地道战红色文化调查研究
近两年,保定努力打造红色文化长廊,激起人们关注红色文化、了解红色故事、品读红色经典的热潮。对保定地道战红色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应运而生。
2017年,我们在保定市冉庄县联合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调研地道战遗址内部构造、保存现状以及社会影响力。此次实践共分三个环节:其一,走访调研。前往保定冉庄地道战遗址,对保定地道战遗址进行考察调研,发觉地道战相关红色事迹,探访相关人物,了解红色事迹。其二,文化成果实践。根据掌握的资料绘制地道作战工事相关草图,进行分析研究后制作工事模型,拍摄并制作时长3分50秒的定格动画——《地道战》。动画充分展示地道战中作战工事的用途和用法使人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地道的防毒、防水功能。其三,发布与推广。定格动画在腾讯视频以及微信平台进行了展示,丰富地道战红色文化的宣传途径。
(三)武强木版年画调查研究
武强年画,兴起于十五世纪初叶,十八世纪是它的全盛时期。武强年画出自燕赵大地的北方农民艺人之手,带有粗犷豪放的风格特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武强年画用线简练概括、挺拔粗犷;用色以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为基调,绚丽多彩、浓郁醒目,整体呈现出古拙的风貌。由于经年累月,部分年画古版年久失修,而原本精美的套色成品也逐渐褪去光芒。因此通过美育实践如研究年画刻版及套色工艺、分析其色层原理、3D建模复刻古版使传统文化资源重获新生的同时有效的减少推广成本。
2018年,我们在衡水市武强县联合武强年画博物馆,调研年画的传承现状、制作流程、制作工艺、材料使用。实践共分四个环节:其一,走访调研。对博物馆及民间作坊进行参观、调查,并对传统手工艺人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深入了解。其二,文化成果实践。将专业知识与传统年画制作相结合,制作年画电子模板,探索年画色层关系,即先由美术学专业研究色彩构成、造型特点,根据研究结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分图层设计,最后环境设计专业完成3D建模,有效的进行了学科交叉。其三,总结与升华。通过总结调研成果,形成科研论文。让学生在获得专业满足感的同时升华理论认知。通过AI色层分析图,了解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是如何在传统工艺中体现的,并在理论基础上探索武强年画创新的新形式。其四,发布与推广。运用3D软件对无法再进行套色的古版进行建模,通过3D打印技术使其重获新生,在有效传承的同时更可减少推广成本。并通过小型展览让同学们体验鲜活的传统技艺,感悟手工艺人的匠人精神。
(四)冬奥文化调研与人文宣传
今年冬奥会在我国举办。据此开展的社会实践可以通过运用青年喜爱的方式向他们传递冬奥热情,同时,设计共青团特色的冬奥徽章,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与认同感。
2019年,我们在张家口崇礼区联合崇礼区团委,对崇礼冬奥文化进行考察,深入了解奥会滑雪项目以及滑雪发展历史。实践共分四个环节,其一,走访调研。通过崇礼区团委参观冰雪博物馆,了解北京冬奥相关资料,特别是雪具制作工艺给实践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其二,文化成果实践。通过学科交叉拍摄定格动画,制作冬奥徽章。美术学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负责动画道具与背景制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设计冬奥徽章,动画专业负责机器的调试、拍摄以及后期的视频整理和配音,最终拍摄出由23幕镜头组成的2分13秒定格动画1部。设计冬奥徽章2套(每套5枚)其中一套被崇礼区团委采纳作为他们日后开展活动的纪念品。其三,志愿服务。参与崇礼区团委、总工会、妇联举办的“不忘初心跟党走,军民团结一家亲”八一慰问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演唱多首歌曲,给长期驻扎山顶的部队带来了欢乐。通过一起包饺子吃午饭队员们深刻的体会到他们的不易。其四,发布与推广。将制作的定格动画上传到腾讯视频,并通过微信推广扩大影响力。
四、成果展示
2016年正定古城调研考察集中队,以全新的方式推广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绘制包括正定县城内主要交通干道、主要的历史文化景点、星级推荐美食在内的正定城手绘地图,并制作配套手绘明信片(每套7张)。实践获得石家庄市2016年度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小分队荣誉称号、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网聚正能量先进小分队。
2017年保定红色之旅集中队,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克服设备原始、场地不足等技术困难拍摄3分51秒的定格动画——《地道战》,最终在腾讯视频以及微信平台推出,浏览量达到万余次。青年们把本专业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技术,实践通过定格动画的形式,丰富了地道战红色文化的宣传途径,使人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地道战的防毒、防水、作战工事等内部结构。在腾讯视频中发布,扩大了对地道战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使人们队地道战红色文化更加感兴趣。此次实践,对地道战红色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为建设美丽河北贡献应有力量。实践获得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喜迎十九大。青春建新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小分队荣誉称号。
2018年衡水武强年画集中队,为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发展建言献策,运用水墨构成的技法,以线描稿拓印的方法,对年画的九大种类色彩进行了学习研究,完成戏曲人物临摹8幅,年画线描成稿8张。运用CAD、3D软件知识,对古板年画进行建模,共建立了包括线板和色板在内的5块模板。通过PS、AI等软件再现年画色层。通过色块拼接与分析了解到色块叠加的效果,制作《六子游戏图》单色层效果图8张。完成调研论文1篇。实践获得2018年暑期河北省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体验省情·服务群众”“改革开放·开创美好,永远跟党走”百万师生主题实践活动先进小分队荣誉称号。
2019年冬奥崇礼人文宣传队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冬奥文化拍摄镜头23幕、完成2分13秒定格动画1部,设计冬奥徽章设计2套(每套5枚)其中一套被崇礼区团委采纳作为他们日后开展活动的纪念品。参与崇礼区团委、总工会、妇联举办的“不忘初心跟党走,军民团结一家亲”八一慰问志愿服务活动。此次实践得到了中国青年网,张家口共青团、崇礼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河北师范大学共青团官方微博,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报道,浏览量上万次,影响广泛。实践获得2019年暑期河北省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体验省情·服务群众”“壮阔70年·助力扶贫攻坚,拥抱奋进时代”主题实践活动先进小分队荣誉称号。
五、实践意义
一是使青年学生将专业理论与文化实践相结合。塑造人格是美育的任务之一,合理的开展社会实践能更好的领悟新思想的人格魅力。以党的中心工作引领青年社会实践,能使理论研究扎根基层从而开展更为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增强京津冀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活力。广大青年亲身见证、经历、参与了进入新时代的伟大进程,对国家发展成就充满自豪。实践的客体就是这些极具红色文化“中国元素”,在增添青年文化自信的同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三是助力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调研弘扬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播正能量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活动方法创新优秀文化宣传途径,运用青年喜爱的方式传播文化,增强参与感与认同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