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大学摄影》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精选大量示范图例和摄影佳作,内容涵盖摄影爱好者常见的拍摄题材,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而又系统地讲授摄影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精选核心知识点,技艺并重,有助于提高你的摄影创作能力和影像阅读能力,引领学习者进入摄影艺术的殿堂。
—— 课程团队
授课教师:福建师范大学徐希锦教授、王家男讲师、王美清讲师、黄琳助教。
授课链接: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FJNU-1205888804
授课时间:2021年02月01日 至 2021年05月31日
课程介绍: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被图像包围的世界,人类社会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而摄影是获取图像最为便捷的一种方式,它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是影响社会公众态度的视觉传播媒介,是记录历史的新闻报道,是传播商业信息的广告,是社会学、人类学的学术研究方法,是表达个人内心感受的的艺术形式,是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媒介,它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因而,对摄影图像的阅读、理解、欣赏和创造能力是现代大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
本课程系统讲授数码摄影基本理论知识,让学习者掌握摄影技术、技法和影像艺术语言,了解摄影艺术发展历程和摄影创作理念,能够摄制出有一定艺术性的照片。以摄影艺术为媒介,培养学习者对影像艺术作品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本课程有三大特色:
1、内容——技与艺紧密结合,凸显文化视角。
2、形式——国家规划教材+在线开放课程+数字教材,顺应时代潮流。
3、功能——源于实践,图例丰富,提升创作能力。
重点章节大纲:
第二章 数码相机的结构、性能与使用
2.2 数码相机的基本构造
2.3 数码相机的使用
2.3.3 选择色彩空间和优化标准
2.3.5 调整白平衡
(图片来源于:中国大学MOOC)
第四章 摄影技术技法
4.2 测光与曝光控制
4.3 自动对焦控制
4.4 景深控制
4.5 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图片来源于:中国大学MOOC)
第六章 摄影构图
6.1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
6.2 摄影画面布局——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处理
6.3 拍摄点的选择
6.4 摄影构图造型法则
(图片来源于:中国大学MOOC)
课后小测:
1.用数码相机的优化标准(照片风格)中( )拍摄出的照片色彩还原真实自然而不夸张、反差适当、层次丰富、清晰度适中。
A. 风景模式
B. 标准模式
C. 自然模式
D. 人像模式
正确答案:B
2.当数码相机的白平衡被设置成钨丝灯时,其色温值大约为( )。
A. 2600K
B. 3200K
C. 4200K
D. 5400K
正确答案:B
3.以集锦摄影法,把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作为其摄影的美学追求的中国摄影大师是( )。
A. 刘半农
B. 吴印咸
C. 陈复礼
D. 郎静山
正确答案:D
师生课程体会:
开设本课程,可以让学习者在感受摄影艺术美的同时,能认识到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守正创新的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能领悟到摄影家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精神。
老师讲的内容很有意义,我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但在这些专业的理论知识这方面,还是一个新人,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听过,听完老师讲的内容让我打开眼界,学会了不少拍照手法,以及注意事项、处理手段和艺术欣赏等。非常感谢老师们!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0条)
查看更多评论 已显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