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  |  心理育人  |  高校心理资讯
辅导员说丨让信息时代的“在吗”更有温度!
原创 嘻哈铺工作室 王晨 韩洪彬2021-05-10
字号:AAA
收到“在吗”两个字,不知道会即将发生什么事,对接下来的事情无法预测,就会远离心理舒适区,感到焦躁和不安。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最害怕的就是信息轰炸。作为辅导员老师,很难做到歌词里写的“关掉手机管他谁是谁,不要去理会是是与非非。”

每天手机里面的消息99+,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作为强迫症的我,总要把每一条消息都要点开。最害怕的就是学生发来一句“在吗?”总有一种想回复“不在”的冲动,“在吗?”总让人觉得害怕。可能我们都是害怕“在吗?”背后的内容,其实在与不在都不会影响事情的处理,但是作为收到消息的人总会去揣摩背后的含义。

收到“在吗”两个字,有一种说不出的糟心,不知道会即将发生什么事。如果偏离了对环境的掌控,对接下来的事情无法预测,就会让我们远离心理的舒适区。超出了这个心理舒适区,就会让我们感到焦躁和不安。

拿我举例吧,经常会收到学生们发来的两个字“在吗”,一般大抵就是请假,这种沟通毫无温度存在。实际上当老师收到学生的消息后,首先要做预判。要预判是不是学生出事了,是不是学生违纪了,脑海里会显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当然,我的直觉会引导我朝着不好的方向思考。其次会引起我情绪的波动,而在这时谈话也容易被情绪化。所以这样的消息不仅很难实现有效的线上沟通,学生也很难得到老师一个很温暖的回复,甚至是不回复。

微信图片_20210510110613.jpg

所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效沟通应该指的是将事情完整的陈述,通过网络有效的进行沟通,让对方的心理达到一种舒适的判断。比如学生要找老师请假,那就完整的说出自己请假的时间,原因等等,让老师的心里有一个预判,是给不给假。

同理,日常生活当中的沟通,我们打招呼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冷冰冰的“在吗”,也可以通过表情包啊,幽默的语言(如小可爱等语言),语音等方式表达,让冰冷的语言更具有温度性。

所谓的沟通应该是双向沟通,双方都有所谓的回应。比如老师讲课时,学生没有任何的回应,这只能说是单项沟通,老师仅仅是在讲课而已。如果老师的讲课得到了学生的回应,学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并且还有互动,那这才叫做双向沟通。我们的沟通要做到双向沟通,而非单向沟通。

这种双向沟通,其实就是给对方的心里有一种预判,让对方可以放心地去回复,而不是脱离心理的舒适区。信息时代,提高效率的方法应该是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沟通内容,而不是用在吗来试探对方的心里舒适区。

最后,辅导员与学生更应建立一种情感联系。学生不仅在遇到困难时才找到老师,在高兴时也应主动与老师分享。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需求尽可能多的与学生沟通,建立彼此的信任。让“在吗”更具有情感内涵。

作者: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王晨 韩洪彬

[责任编辑:杨虹]
收到“在吗”两个字,不知道会即将发生什么事,对接下来的事情无法预测,就会远离心理舒适区,感到焦躁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