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该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接受过数学建模创新教育的学生也日益受到研究团体、各高校和企业的欢迎,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所以通过交流来提高建模知识显得日益重要。
为对标寒假的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激发同学们的数学建模热情,培养同学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数学建模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训练快速获取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写作技能和排版技术,训练逻辑思维和开放性思考方式,建模协会管理团队内部原创了一道题目,难度与美赛齐平。
(*以上图片由扬州大学黄陆平、杨志文提供)
协会用时四周跟进这道题,从搜集资料到论文形成再到成果分享均采用每周线下研讨会的形式开展。
第一周主要让参与的同学进行资料查找、文献搜集、寻找做题思路,同时锻炼文献查阅和检索的能力。训练快速获取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对于数学建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确定资料不能凭空想象。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开阔视野,启发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或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产生写论文的萌芽。
通过文献查阅和检索可以了解需要的资料、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关键何在、发展动向等等,从而使自己的建模论文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
可以了解数学建模的一些基本事实和思想、其他研究者在本问题或同类问题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借鉴或从别人的思路中获得启示,发展、形成自己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1.11晚上7点,建模协会准时召开第一次研讨会,在研讨会上各参与队伍踊跃发言、开拓创新,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相互交流。有成员表示从他人思路里获得了启发,自己深受鼓舞。
(*以上图片由扬州大学黄陆平拍摄提供)
▲图为孙夏炜同学代表自己的队伍发言
第二周、第三周为解题周,将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整合与筛选,并加入自己的想法,析题、解题、运行、结论。自主探究、团队合作是数学建模中最重要的环节:
自主探究有利于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让参赛选手对于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能力有所熟悉,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通过参与数学建模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敢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兴趣,激发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而数学建模更是一项团队的工作。在团队中,成员更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审视问题。当讨论一个问题并协商如何解决时,每一位成员都要倾听其他人的想法,不仅可能会影响互相的思维,还会比较、对比和整合大家的观点到自己的想法中,开阔互相的视野。在数学建模中,大家共同努力发展对一个问题的共同理解。而建模论文作为合作的结果,最终共享观点会更加尖锐、丰富和富有活力,也使每个人成为一个更敏锐的思考者。
11.20晚上7点,建模协会准时召开第二次研讨会,成员们各抒己见,线上也有一些旁听的同学,也提出自己的思考。
(*以上图片由扬州大学黄陆平拍摄提供)
▲图为副会长杨志文进行指导
▲图为成员认真倾听、积极讨论
(*以上图片由扬州大学杨志文拍摄提供)
大家的思路都很好,虽然接触数学建模没多久,但成员们的努力令人欣喜!
▲图为部分文献及思路分享
(*以上图片由扬州大学黄陆平、杨志文提供)
坚持下来的队伍各形成了一份论文上交,对比MLM杯建模竞赛,成员们有明显的进步!
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此次研讨会不仅给热爱数学建模的同学们搭建了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观点和经验,与其他成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还扩大了交际圈,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提高了数学解题能力、数学建模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