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轻 粽香盈
五彩绳轻绕腕间之时
西医又上新啦!
西安医学院师生创新实践团队
手工制作的药材合香珠手串来啦!
药材从选取到配比
秉持君臣佐使 精益求精的原则
手串设计结合现代美学
匠心雕琢香珠 古典雅致
这个手串好香!想“药” !
一珠焕神,香韵醒心。在传统医学文化中,无论是"药食同源"的智慧,还是"医者仁心"的修养,都蕴含着对美的追求与劳动的尊重。学校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为目标,积极创新教学手段,以医育人、以美化人、以劳健体,由西安医学院师生创新实践团队创新将沉香、玫瑰、陈皮等名贵药材凝练成珠。源自《肘后备急方》《香乘》等古籍灵感,将化学与时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美育诠释医学之理,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与能力外显。
成品展示
缘何御百疫 唯有药香来
药香以珠串的形式流转于腕间
中医药的传承便不再局限于典籍与课堂
而是真正融入了生活的脉搏
在西医人的腕间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千年药香蕴 今朝焕华英
福、禄、云、如意纹路寓意吉祥
传统智慧融于日常
制作流程
精选沉香、玫瑰、陈皮等名贵药材,每一味药材都承载着自然的精华与古人的智慧,是制作香珠手串的基石。
仔细去除玫瑰花瓣的蒂部,确保香材的纯净与完美,为后续的打粉过筛做好准备。
将药材精细打粉,并通过细密的筛网过滤,以保证香粉的细腻均匀,这是制作香珠的关键步骤之一。
将香粉与适量的水混合,揉成柔软而富有弹性的香泥,为制珠打下坚实基础。
对香泥进行进一步的 精细揉捏,使其更加均匀细腻,便于后续成型。
将香泥放入模具中,轻轻压制成型,每一颗香珠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期待。
将制成的香珠置于阴凉通风处,历经21天的自然阴干,让香气慢慢凝聚,达到最佳状态。
对阴干后的香珠进行精心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如镜,散发出温润的光泽。
将打磨好的香珠用细绳精心编织成手串,每一颗珠子都紧密相连, 寓意着吉祥与安康。
成品展示,中药合香珠手串成品展现,每一款都独具特色,不仅具有佩戴价值,更是文化与养生的完美结合。
制作心得
“不同中药香料制成的合香珠手串对应不同的功效。‘玫瑰纾郁合香珠’有助于安眠、舒缓情绪,‘菁华醒神合香珠’有助于醒神提振注意力,揉搓香珠激发的香味可缓解焦虑、对抗倦意,甚至可特别设计十二时辰佩戴指南,让药效与人体生物钟同频共振。”项目负责人张寒老师坦言,这种以香调与时间结合的养生哲学,让我们感叹于中医智慧的构思之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刻体悟到专创实践探索的魅力和强烈的文化自信。“香料药材经历‘去蒂、打粉、过筛、揉泥、制珠、压制、阴干、打磨、编珠’等10道工序古法炮制,每一颗珠子的制作不仅是对学生手、眼、心的三重考验,也是对学生匠心的淬炼”。
“经历多次失败后才成功定型,我深刻体会到‘匠人’二字的重量!从“实验室数据”到“指尖成品”,让我们经历了指尖上的工匠精神,更在协作中培养了团队意识——有的小组专攻香料配比实验,有的负责香珠产品设计及编珠,最终共同完成合香珠不同香型及品类作品。”参与制作的团队学生张同学向我们说道。“我们在合香珠制作时需遵循‘君臣佐使’的处方配伍原则,但也启发了我们探索文化和专业融合的触类旁通的创新思维,这一点对我们尤其重要。”
“我认为我们不是在复刻文物,而是让药香智慧重新流动起来。”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这将是一个很好的营销实践案例。“我们会梳理整个项目的制作流程,提取、凝练宣传关键词语,根据不同品类打造不同形式的营销策略:如我们采用现代AR技术,制作线上二维码,大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购买香型的合香珠全部制作流程及产品溯源,做到原料及生产过程的透明化。”营销专业的蒋同学说道。“重要的是在参与项目的全流程中,即锻炼了我们的销售技能,又拓展了我们的销售创新思维。这个中医药发展守正创新的实践案例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方向。”
一缕药香,千年未央。当古老的中医药智慧穿过时光长廊,它不再仅存于泛黄的医书,而是以更轻盈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当年轻人在把玩药珠手串时,指间触碰着千年前的智慧,而心中萌发的,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新。
合香珠融药用价值与美学设计与一体,是中药“治未病”理念的生动表达,更是“饰品+文化+养生”专创跨界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探索更多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交融的可能,助力中医药文创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
党委宣传部出品
信息来源:西安医学院师生创新实践团队
图片来源:张劲涛 郑雨婷 张巧微 喻心悦 龚文娟
编辑:张钰 田浩博 苏利月
责任编辑:马瑞馥
审核:耿潇潇
@版权归新媒体中心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图片
请联系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