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作为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在建校近20年来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坚持德育为首,着力走出一条红专并举的“红色育人路”。同时,学校立足南粤大地,走出了一条服务地方战略的“创新发展路”。
网文通过整理京珠两地的办学历程及育人成果,剖析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阐释延安精神和特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逻辑依归和实践进路。文章通过网络媒介产生了较为广泛社会影响力,阅读量逾2万人次。
畴昔,从延安到北京,
老一辈革命家筚路蓝缕启山林。
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在陕西瞻仰了延安革命纪念地,先后参观了中共七大会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并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
▲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这是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伟大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陈列》。来源:新华社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延安时期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从1935 年红军长征落脚陕北至 1948 年东渡黄河,中共中央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十三载峥嵘岁月,十三朝栉风沐雨,孕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突出特征。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从革命圣地延安,至首善之城北京,再到经济特区珠海,“延安精神”始终是印刻在北理骨子中的红色根脉。红色源点由党着笔。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是由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图为延安自然科学院旧址。1949年学校迁入北京,1952年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现校名“北京理工大学”。图源:北京理工大学
82年前,北理工诞生于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深重苦难中,自建校之日起就担负着振兴民族、拯救国家的重任。因此,始终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以党和国家需求为己任的品格便深深融入北理工人的血脉里。彼时,在陕北民众眼中,纸是非常稀罕的东西。自然科学院的华寿俊、王世珍夫妇对造纸技术进行了攻关。今朝,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北理工团队所研发的尖端科技全程守护。在“梦天”筑梦九天的征途中,为其注入新科技,搭载安全门。
▲2022年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梦天实验舱搭载了来自北理工的多项科技,如“地外居留舱微生物检测模块”等。图源:中国载人航天
无论是助力航天器历次交会成功、火星探测、嫦娥工程等重大战略,保障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建党百年庆典、北京双奥等重大事件,还是研发元宇宙科技、新能源汽车、仿人机器人等重大突破,北京理工大学始终以报国之决心、领引之雄心、育才之恒心开辟办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先河,开创科技强国新战线。
▲拼版图片,图片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排列分别为:2022年,北理工青年教师周家东教授及其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该图为周家东团队正在进行样品制备;北理工团队在冬奥会现场工作,其多个科研团队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北理工无人驾驶方程式车队在2022年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上夺得全国总冠军,这是该团队连续五次在该赛事夺得冠军;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飞鹰”队依托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在阿布扎比全球机器人挑战赛上两获冠军,该图为“飞鹰”队成员在试验场地进行视觉识别算法测试。来源:北京理工大学从马兰草造纸、新方法制盐到不辱使命为国铸剑,“延安根、军工魂”的红色记忆,不再是校史里遥远的故事,莘莘学子正在书写科技强国事业新的篇章!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北理工用一串串“第一”填补了一项又一项空白,以一项项成果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如果北理工的校史是一幅画卷,八秩峥嵘岁月徐徐铺展,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是党创办和领导高等教育坚守中国特色、勇争世界一流的生动缩影,映射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辉煌灿烂。2000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合作建设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作为北京理工大学的重要战略延伸和组成,2004年5月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正式成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奠基开工仪式。
作为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有机延伸和战略组成,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发挥校本部资源优势,深度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地方经济建设、护航区域社会发展为己任,持续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建设。回溯其本源、滋养其初心,北理珠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延安精神渗透至教育、文化、艺术活动之中,使师生在日用而不觉中汲取延安精神的信仰力量,打造具有延安时期特质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延安精神的教育氛围,引导师生形成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品格,促使师生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拼版图片,图片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排列分别为:北理珠首次推出文创主题月饼,别出心裁设计了呈现学校精神内核和领袖语录金句的外形包装;在2022年国庆期间,北理珠通过展示学校历史沿革和发展目标,在学校各点设置展板的方式营造“知校、爱校、荣校”的良好校园氛围;北理珠学生党团员前往延安开展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该团队获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优秀实践团队;原创舞蹈《延安根,北理情》诠释延安精神,作品获广东省教育厅作品评选一等奖。
北理珠确立培育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创新思维卓越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目标,构建并实施了以课程思政、日常思政为主体,文化思政、网络思政为浸润,学科思政为支撑的育人格局,促进延安精神的四个主要精神内涵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责任担当和创新思维等方面深度融合。“滴水穿石,只要努力付出,终会有所收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95枪族总设计师朵英贤在“院士基金”启动仪式上如是深情寄语北理珠青年学子。北理珠师生牢记浓浓厚望,在新时代征途中育好民族复兴“参天树”,在新时代浪潮中甘做科研创新“排头兵”。▲北京理工大学院士工作站·珠海站 驻站院士朵英贤发起设立“院士基金”支持师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朝朝暮暮十八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铸就了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兴力量。学校理工科办学特色鲜明,形成了工科类专业集成度高、专业体系与产业链关联度高、专业布局与珠三角主导产业吻合度高、特色明显的专业体系。学校共有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和省一流本科专业;“天临空地海复杂环境智能探测重点实验室”等17个项目入选2022年高校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名单;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专业等。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基础,塑造大学生的人生方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原则,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准则,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提高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代又一代北理珠人与国家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北理珠学子敢闯会创,在国内外重要科技创新赛事上屡屡获奖。与国际名校、国内双一流大学同台竞技,参加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并获得铜奖;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并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近三年获得国家级奖项19项、省级奖项19项;航模队近两年获得国际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78项、省级奖项67项等。▲拼版图片,图片按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排列分别为:北理珠学子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并获得一等奖,珠海唯一高校获得该殊荣;北理珠学生团队入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创历史最佳成绩;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团队;北理珠学子获“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产线与作机器人方向全国总决赛第一名。
北理珠校友深耕沃土,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挥洒热血绽放芳华。扎根西北边陲,2009届校友唐洪世作为国家首批进军营的大学生士兵,一腔热血守卫四季,彰显铁血荣光;助力乡村振兴,2017届校友李雪艳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推动蚕桑产业创新发展,为中国桑农创造希望的春天;专研科技创新,2017届校友林宇菁在生物领域中孜孜以求,目前为中国科学院博士,以果实发育及表观遗传学为研究方向,聚焦学科前沿领域与重大战略性科学问题。延安精神以其丰富、深刻的内涵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充沛的思想养分、明确的前进方向和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引领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激发创新思维、发扬奋斗精神、牢记责任使命,真正地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创新行为之中。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北理珠青年们将在实践中发挥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特区精神”,为延安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延续其精神内核的生命力,促使高校教育与弘扬延安精神相辅相成、互为相长,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不竭动力。
“四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对珠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驻地高校内涵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北理珠亦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以锚定高水平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标杆、一流学科重镇、科技创新高地。
拓局谋新,筹建一流科研平台的动作频频。精心筹划建设无人系统研究院、海洋科技研究院、人工智能与微电子研究院、湾区发展研究院四大研究院。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学校将优势重组,激活存量,汇聚增量: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集聚校内人才、引进百名博士,共建以“院士领衔、团队落地、属地发展”为发展理念的国家级平台。强基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步履不停。深入推进打造先进制造业,医工融合、海空领域,现代服务业,社会科学学科群等四个层次学科群。学校将用高水平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促进师生有价值地成长;用学习型、研究型质量督导队伍,建设成长型教学质量文化,成为人才“蓄水池”和创新思维聚集地。开放共赢,协同合作发展格局的共识不变。全面对接珠海市4+3产业布局,提升学校科研的行业区域影响力;组织本部成果项目路演,提升学校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承办重量级科技论坛,提升学校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深化校地合作,落实阳西县对口帮扶协议,拓展与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汇聚优势资源;强化校友合作,将校友纳入本部校友社区,构筑发展共同体。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无人机灯光秀,表演无人机数量达3051架,见证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图为活动期间无人机变幻成3D立体状延安宝塔。图源:学校电视台(京涛海纳工作室)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浚源固本,北理珠将“延安精神”的赤子情怀融入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宏伟事业中,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勇担使命、再立新功。
“延安根、军工魂”的精神文化内核,滋养孕育了每一位北理人,这是遥隔两地的北理人根之所系、心之所归、情之所牵,也必将成为北理珠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精神之源、信念之源、力量之源。
▲拼版照片:上图是1938年拍摄的延安(资料照片);下图是2021年4月22日拍摄的延安市(无人机照片)。来源:中国文明网从革命圣地延安到首都北京,再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珠海,校园始终浸润着“延安精神”深厚的红色基因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的二十大已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新北理人”将以实际行动把青春奉献在科研创新的最前沿、经济建设的第一线、社会实践的大熔炉,用延安精神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勇于担当、勤于拼搏、敢于创新,努力奏响建设新时代新征程的最强音。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作为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在建校近20年来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坚持德育为首,着力走出一条红专并举的“红色育人路”。同时,学校立足南粤大地,走出了一条服务地方战略的“创新发展路”。
网文通过整理京珠两地的办学历程及育人成果,剖析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阐释延安精神和特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逻辑依归和实践进路。文章通过网络媒介产生了较为广泛社会影响力,阅读量逾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