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传承!做新时代的石大国风少年丨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作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高文鑫2024-10-01
字号:AAA
周柯江在书法世界中快速进步。将依旧在热爱中不断传承国风文化。很多石大学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太极的相关招式与动作。在西海岸新区的相声剧场里。而是来自我校的学生相声演员。只有学习和相声。正是因为对相声纯粹的热爱。不同于在学校表演相声。剧场里的观众更懂相声。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申曜鹭回忆起第一次在剧场表演相声。

国风气骨展雄劲,少年之姿正青春。在新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批在磨砺中成长、在奋斗中闪光的石大青年,他们深耕传统文化,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中坚持思想精深、业务精湛,用新时代少年的风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国风文化新的表达,以实际行动助力文化传承。

胸中怀日月 纸上写春秋

闻香铺纸泼浓墨,持笔挥毫书春秋。在我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喜好泼墨挥毫,善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点点滴滴,描绘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

“我从小便喜爱书法。”现担任学校翰墨飘香书画社副社长的周柯江在谈及加入书画社的初衷时表示,“小时候我看到爷爷在过春节时站在家门口拿着毛笔为其他人家书写春联,心里就埋下了练习书法的种子。”周柯江报名了当地的书画培训班,他也因此结下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一遍遍重复的书法练习往往是枯燥的。从提笔姿势的学习到最基础的笔画练习,再到学习字与字之间的框架的构造,不断地重复与纠正,周柯江在书法世界中快速进步。凭借着这份对于书法的执着,进入大学后,周柯江便加入学校翰墨飘香书画社,继续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闪闪发光。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纪念馆里记载着他们的故事,我默默聆听着,用书画献上最诚挚的敬意。”在清明节前夕,周柯江代表翰墨飘香书画社前往西海岸新区烈士陵园参与描金活动,通过与先烈“近距离接触”,重温先烈事迹。蹲在墓碑前一笔一划地描摹先烈的革命事迹,周柯江深切感受到英烈们理想坚定、勇于牺牲、忠诚为民的崇高精神,以实际行动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精神。

如今的周柯江坐在书桌前,浓郁的墨香萦绕在鼻间,厚重的墨色与些许陈旧的宣纸映衬着,别有一番风韵,虽不比白纸黑字的明晰,但漾开了一种默契的古韵。此时的墨色不再那般死气沉沉,还未干透的墨在灯下泛着柔柔的光。“惟有提笔之时,我的内心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平静。”周柯江向记者分享。

《书论》曰:“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练习书法的过程对于周柯江来讲同样也是个人情操陶冶、修身养性的过程。今后的周柯江,将依旧在热爱中不断传承国风文化,奔赴属于自己的天地。

肩披夜星斗 脚踏七彩云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文化之风绵延不息,传承之水汩汩流动。学校开设的舞龙体育课、太极拳体育课是学校弘扬传统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

舞龙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育表现形式,同样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学专业2021级1班张庆勋难以忘却老师在开课时说的第一句话:“每条龙都有着自己的名字,将我们的龙定名为“焱龙”,象征着大学生的热情和活力、光明和希望!”

栩栩如生的舞龙表演,离不开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幕后训练。穿龙尾、跃龙尾、连续穿腾、8字舞龙、龙盘柱尾起伏……舞龙训练者需要举起50斤的龙身进行各种动作的练习,尤其遇到起风的天气时,同学们更是需要在狂风之中举着龙身跑起来,这对同学们的体力是较大的考验。

“舞龙,一个人能舞起来吗?”“不能!”一人拿龙珠,9人持龙杆,在鼓乐伴奏和龙珠的指导下,舞龙者完成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和套式动作。每条龙都由龙头担任小队队长,每次练习结束,队长和队员们会对动作进行多次复盘,分析问题,再次练习去解决问题。“我们每队10人,每一个动作都在考验团队成员间的团结协作、默契配合。”张庆勋表示。

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太极拳课程获得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我发觉太极对自己身体的改善十分明显,那种生息平静的感觉让我痴迷,所以我就想再学习一年。”来自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2班丁瑾说出了连续两年选择太极课程的原因。

经过采访了解到我校太极课程,上学期学习太极拳24式,下学期学习太极扇。“太极看起来很慢、很轻松,但其实它的一些招式做起来很累,例如弓步招式,就需要腿部力量的支撑。”丁瑾感叹。

或许太极给学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身心的放松,也是一种精神的鼓舞。她谈到:“太极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个重点——‘和’。凡事不可以操之过急,遵循规矩,遵守规律,踏实努力,才是良性循环。”很多石大学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太极的相关招式与动作,在一招一式、一起一落中把太极的气度神韵和国风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悠悠老腔声 赤诚学子情

揽蓄中华历史纪事,趣说动态民族民生。在西海岸新区的相声剧场里,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说学逗唱,妙语连珠,引得观众们时时欢笑。他们不是专业的相声演员,而是来自我校的学生相声演员:曲彦霖、董震涛、申曜鹭、肖昌旭。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石大相会,又因共同的热爱结缘。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的2022级研究生曲彦霖来自曲艺之乡天津,他和曲艺结缘在高中,“当时的生活很纯粹,只有学习和相声,手机里的几十段相声对我来说是改善枯燥学习生活最有效的方法。”

正是因为对相声纯粹的热爱,曲彦霖来到青岛后第一时间就买票到剧场中听相声,随后开始在剧场的表演。在曲彦霖的推荐下,越来越多创造太阳曲话社的石大学子进入到剧场。

“不同于在学校表演相声,剧场里的观众更懂相声,即使表演中出现小瑕疵,也能被观众们察觉,所以当时的我既紧张又激动。”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申曜鹭回忆起第一次在剧场表演相声,还是难掩激动之情。因为演出经验不足,每次演出结束,他们都会认真回看演出录像,复盘演出中存在的问题,请教剧场专业演员,不断改进表演技巧。

“对我来说,相声的一捧一逗之间传承的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对人生的一种乐观态度。”来自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的2023级研究生董震涛说。截至目前,我校已有刘毅坤、李不染、张胜楠、张海庆、李文韬等9名演员在剧场演出,其中,曲彦霖拜师相声泰斗马三立三传弟子袁君来,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相声演员。未来,他们还将继续保持对相声的热爱,在剧场中继续给观众们带来欢乐。

言悲欢离合,观抑扬褒贬。这边,是西北汉子用浑厚嘹亮的嗓音和高亢的曲调,唱出世间冷暖;那边,是婉约的江南女子轻拢慢捻弹出一曲水乡佳音。一把二胡、一方醒木、一柄折扇、一袭长袍……曲艺这一中国最具民族民间色彩的表演艺术在石大学子身上传承。

“初三刚刚接触到京剧时,我就被京剧独特的发生方式和板眼腔调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马璐瑶说。马璐瑶自大一入学就加入了京剧社,学习之余的空闲时光总会和志同道合的三五好友一起品读唱词,揣摩词调。

随着对京剧的学习和理解不断加深,马璐瑶开始接触古旧唱片和视频,“虽然古旧唱片音质不高,视频画面也比较模糊,但婉转唱腔和华彩戏服仍会透过时空给我震撼。”加入学校京剧社后,马璐瑶先后登台京剧队专场展演、思美节晚会、华灯春昼游园会等,用一支勾勒眉角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花腔婉转的唱词,向学子传递着京剧的魅力。“第一次演出时,我们都没想到同学们的热情这么高涨,有了同学们的支持,我们也就更有动力!”马璐瑶说。

京剧一直有人在坚守,相声也可以成为主流。梨园台下依旧有人热棒,青年学子仍热爱传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弄潮儿依旧步履不辍。兼容、开放、传承,石大学子在传统文化中能找到自己的热爱所在,做新时代的国风少年。


[责任编辑:张振香]
周柯江在书法世界中快速进步。将依旧在热爱中不断传承国风文化。很多石大学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太极的相关招式与动作。在西海岸新区的相声剧场里。而是来自我校的学生相声演员。只有学习和相声。正是因为对相声纯粹的热爱。不同于在学校表演相声。剧场里的观众更懂相声。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申曜鹭回忆起第一次在剧场表演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