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思路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开启乡村振兴战略。五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在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为了让大学生更为直观地领略乡村振兴在全国各地的生动实践、上好“乡村振兴”这堂大思政课,苏州大学将“行走的课堂”开到全国各地乡村振兴实践“一线”,组织大学生带着“问题意识”走进苏南鱼米之乡、少数民族村寨、大运河畔等,多角度、多方式考察、研究乡村振兴卓越成就,引导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体悟伟大时代伟大成就。
二、实践与探索
苏州大学组织多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别奔赴宁夏吴忠、江苏苏州、无锡、贵州贵安新区等地,在西征史、山海间、运河畔,共同探寻“红心领航,山海携手”的乡村振兴奥秘。
图为学生们在平寨村合影
(一)在“红色热土”上,汲取“西路军精神”磅礴伟力
为了感悟“西路军精神”及其赋予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苏州大学专门组织“西行访红记”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与北堡子,深入发掘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光辉事迹。
在红军西征纪念馆,学生们了解到红军西征历史,感悟“西路军精神”。进入馆内,学生们看到各种红军战士战斗的事迹图和使用过的物品。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枪炮刀刃展示战士们为党为民的红心;草鞋、发电机、搪瓷碗、铜水壶等诉说当年生活环境的艰苦;一套陈旧的、点点血迹隐约可见的红军服书写革命的壮烈。透过这些老物件,学生们仿佛能看见红军抛头颅洒热血、以血为燎原之星火的战斗历程。
在北堡子,学生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下,该村人均收入从不到百元发展到如今超过万元。如今,该村正在组织党员进行系统性学习,了解产业发展方向,改变旧传统,发展新路子,乡村振兴仍在继续。从北堡子发展现状可以看到,我国的乡村振兴之路已经走好第一步,消除贫困已经完成,但乡村振兴还没结束。如今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的创新性发展。北堡子已经开始将红色文化教育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将科技、旅游、农业结合起来,创造了多种收入来源。
一路行来,红军西征纪念馆的“西路军精神”与北堡子的美好生活,都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大课。这片“红色热土”上,学生们既感悟了“西路军精神”丰富内涵,又领略到了“西路军精神”赋予乡村振兴的磅礴伟力。
(二)在“鱼米之乡”中,绘制“强富美高”乡村画卷
近年来,苏州全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样板,造就了新时代“强富美高”的乡村振兴典范。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领略乡村振兴的“苏州经验”,苏州大学专门组织“夏乡筑梦”实践观察团奔赴江苏省苏州市牛桥村、迎湖村等十个村落,考察“强富美高”的乡村画卷。
在调研中,学生们切身体会到苏州乡村在绘制“强富美高”乡村画卷上所付出的诸多努力:“强”在挖掘各村特色产业,实现经济腾飞。在柳舍村,学生们参观当地民宿,实地考察了柳舍村依托太湖园博园的旅游资源和天然生态资源,以民宿产业为切口发展乡村经济的典型案例。在祁浜村,以酒文化为底蕴、以传统产业创新为契机、以数字信息技术赋能,建设多功能文创产业综合体。
“富”在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实现人民富裕。学生们在调研中注意到,在灵湖村的“呼吸森林”咖啡馆、未来面馆、黄墅小火车等各个旅游项目内,都有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灵湖村抓机遇,谋发展,成立集体公司,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的多样化,真正实现村民“共享共富”。
“美”在加强当地环境治理,实现生态宜居。走进新埂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以关心乡村整洁为荣,以损害环境卫生为耻”这一标语,而类似的标语在新埂村随处可见。此外,新埂村在村内设置单独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和垃圾分类光荣榜,有效激发村民携手共筑清洁美丽家园的积极性。
“高”在传承传统文化,浸润新时代乡风。牛桥村是孔子嫡系后裔集聚地,承载着千百年来儒家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学生们了解到,每年牛桥村的“诗礼堂”里都会为当地的适龄的孩子举办一场成人礼,“宝树书院”的公益国学讲堂中也常有书声琅琅。牛桥正在用行动向青少年传播儒学知识,弘扬传统礼仪,以浓厚的文化底蕴感染着青少年,在全村形成了崇德向善的新风尚。
(三)在“黔中桃源”里,探查民族村寨“振兴之花”
为完整理解乡村振兴面貌,苏州大学“夏乡筑梦”实践观察团跨越山海,来到贵州省贵安新区的平寨村与车田村,聆听独具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大课。
在平寨村,该村乘着贵安新区的发展东风,以农旅融合模式促进乡村振兴。走进平寨村,学生们在村史馆感受着平寨从“无人问津”的远近闻名的变迁历史,在乡间民宿探索村民们的致富密码,在绣娘楼内领略传统民族手工技艺的独特风采。同时,学生们通过深度访谈村委成员陈明宪和德福农业产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李美淇,详细了解平寨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村企合作,实现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与村庄的土地、人工、资源等要素有机结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图为学生们参观平寨村农旅产业
在车田村,学生们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兴产业、聚人才、重文化、优生态、强组织”是车田振兴之花的五片花瓣。车田村以石板建筑、喀斯特地貌为亮点打造特色旅游,并融合农业种植,实现产业兴旺;以乡贤会为契机荟聚本土人才力量,实现人才振兴;以特色民族文化节活动传承刺绣、蜡染、地戏等文化瑰宝,实现文化振兴;以农村“五治”实现改善环境治理,实现生态振兴;以党员积分制、村务技能加油站等多项措施创新党建工作形式,打造轻有力队伍,实现组织振兴。在调研结束时,学生们发出感慨:“车田的一墙一垣、一瓦一檐,承载着民族智慧;一针一线、一穿一引,彰显着民族魅力;一腔一调、一招一式,传承着民族精神。”
(四)在“千年运河”畔,寻觅“文旅融合”发展新机
随着时代发展,如何将大运河保护与沿岸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为此,苏州大学专门组织“滚滚运河流江南,悠悠文韵照古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等地,开展调研,为大运河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在苏州,通过对苏州多个运河遗迹的考察,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运河的水运、军事以及文化塑造功能,也进一步体会到生生不息的运河与姑苏古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既要落实对大运河沿岸运河遗迹的生态保护,打造运河生态长廊,还要深入挖掘和积极传承大运河文化,为姑苏古城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实现文旅融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双向互动。
在无锡,学生们重点考察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与惠山古镇。学生们认识到,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与惠山古镇,都在保留大运河历史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化、时代化的发展。这既给老一辈人归属感,又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可见,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须立足于千年运河文化土壤,结合时代精神,通过空间规划、产品赋能等方式打造个性化IP,使大运河文化持续“流淌”。
尽管上述考察对象是大运河,但在学生们的调研过程中,无不提醒他们乡村振兴的“文旅融合”发展之道不能仅仅关注乡村自在的资源,还要关注乡村周边的自然文化资源,这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三、成效与启示
(一)工作成效
基于调研实践,各团队成效显著,围绕调研成果撰写《“红心领航 山海携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以苏黔两地实践为例》等系列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获得中国青年网、人民论坛网、江苏教育新闻网、贵州团省委学校部等媒体平台的报道。通过此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发展了“行走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关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发表在《湖北社会科学》《中国德育》等期刊上,并获得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二)工作启示
透过此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获得启示:社会实践要担负起引导大学生“勤看”“勤听”“勤说”“勤写”“勤行”的职责,以切实提升大学生感悟伟大时代、贡献伟大时代的能力:
第一,社会实践要引导大学生“勤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观测社会、感悟变迁的重要窗口。社会实践不仅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还可以指导大学生“看”社会因何变化、如何变化、变化为何等现象,提升自身判断能力。
第二,社会实践要引导大学生“勤听”。诸多重要问题、精彩观点潜藏于调研对象的只言片语之中。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善于倾听他人的声音,在积极倾听中发现问题、凝练观点、提出对策,真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智慧。
第三,社会实践要引导大学生“勤说”。大学生不应停留于中小学阶段的被动接受,而应转换为主动表达。积极表达,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社会实践可以通过讨论、访谈等途径持续磨砺大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
第四,社会实践要引导大学生“勤写”。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文字承载调研时的念头、记忆、思想,可以让实践成果更为持久有效。在社会实践中,不劳而获永远不入正途,惟有多写多尝试多努力。
第五,社会实践要引导大学生“勤行”。躲在校园之中,永远破解不了乡村振兴之类的实践难题。而借助社会实践,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才有机会获得真解。不过,社会实践不是“旅游观光”,而是要沉下心真正深入“一线”,才能在了解诸多现象中明晰问题、寻找到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