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耕读教育赋能“新农人”培养,用“3个3”构建涉农专业大学生特色“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探索
华南农业大学 王曾惠2023-08-17
字号:AAA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耕读教育的加强落实是高校建设三全育人的必要一环,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涉农专业大学生提升服务“三农意识”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实践探索和调研分析,案例从做好3个“耕读+”、统筹好3类主体、落实好3个保障三个维度总结出三下乡实效提升路径。从而引导新时代涉农专业学子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案例概述分析】

    一、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202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开展耕读教育”的要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耕读教育的加强落实是涉农高校建设三全育人的必要一环,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观,助力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也有利于高校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型人才。对于涉农专业大学生来说,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耕读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助推乡村振兴和传承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

二、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分析及广东“百千万工程”简介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下简称“三下乡”)是农科类大学生提高“三农”认识和服务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但是目前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实际参与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大学生主动意识较差且动机有偏差、“三下乡”活动形式陈旧需要创新、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认为“三下乡”收获不大等。

2023年广东省实施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行动,广东团省委以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了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项目对接平台,以县镇为重点的基层进行“一对一”结对,为实践队伍和县镇村搭桥牵线,以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为导向,推动高校青年大学生贡献青春力量。

三、“麦香兴农”实践项目简介

为改善土地撂荒,提高土地利用率,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于2021年11月首次种植“华糯1号”冬小麦并喜获丰收。由于乡村劳动人口外流导致的人手不足、专业设备和技术缺乏等原因,小麦的加工处理和包装成为一大难题。团队经与义合镇驻村工作队沟通交流,在专业教授、科技特派员、扶贫助农经验丰富干部的指导下连续2年前往义合镇开展小麦脱壳、麦仁预包装、麦仁产品在当地的扶贫潜力调研及预制菜研发等丰富实践。项目受到中青网、广东学联、南方网、河源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连续2年立项广东省重点“三下乡”实践项目以及2023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示范项目。

图1 实践团队搭建了冬小麦加工生产线

【案例解决方案】

一、3个“耕读+”,促进耕读教育与多种教育的融合

(一)“耕读+思政”,在提升耕读教育质效中强化“三农”情怀

耕读教育的关键和精髓在于经世致用、躬行实践,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特别是在新时代的“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事业中,需要强烈的“三农”情怀和担当意识,这就需要农林院校的耕读教育更立体多元、务求实效,引导大学生带着感情、饱含热情、充满激情去实践和成长。

“麦香兴农”项目在下乡过程中,结合了党史学习和思政教育,促进团队成员知行合一团队组织成员前往广东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阮啸仙故居、闻啸轩学堂开展了参观学习,分享交流学习心得,并在学堂里重温入团誓词。通过学习党史,汲取精神力量,结合下乡实践,引导党团员成员知行合一,主动担当作为。

(二)“耕读+专业”,打造专业教育与耕读教育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耕读教育实践模式

耕读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立足专业特色。结合学生专业所学内容,依托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引导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到田间地头或是生产车间,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等活动,聚力第二课堂,在亲身实践中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麦香兴农”项目针对实践地对小麦进行初加工和包装的诉求,针对性组建了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对口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配备以食品加工行业教授和具有扶贫经验的党政干部作为指导老师。在实践过程中,项目成员一次次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了专业自信,也感受到了使命感和价值感。

(三)“耕读+实践”,将学习所得体于身,成为独特的生命体验

体验与感悟是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核心,新时代的耕读教育是对‘半耕半读’模式进行转化、去粗取精,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涉农高校在开展耕读教育时,离不开建立耕读实践与理论学习的良性互动。只有深入实践,保证实践的时长、工作量和投入度,才能免耕读活动浅尝辄止。

除了前期的调研和策划,两批实践队成员均在临时搭建的生产车间里工作约10天。在实践中,团队成员从无到有,搭建小麦脱壳包装处理生产线;从有到优,十余次对比实验总结南方冬小麦最优脱皮处理方案;从优到强,感官评定和科学调研探索小麦更高价值。这个过程中晨起劳作,日落而归,即使白天汗流浃背劳累一天,却仍不忘在返回居住地的路上欣赏沿途夕阳美景,形成了独特的暑期实践体验。

二、3类主体,助力耕读教育和“三下乡”的提质增效

3类主体指的是学生实践团队、专业教师及思政教师。

大学生是“三下乡”的直接参与主体,也是耕读教育的受教育主体,在3个主体中占据核心地位。但实践也证明了仅仅依靠学生自发开展,缺乏组织和指导的“三下乡”实践效度不足。推动涉农高校教师通过深度参与耕读教育,真正走进农村,服务农业生产一线,提升专业实践技能,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仅有助于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有助于耕读教育和三下乡活动的提质增效。这里的教师包括两类教师,一类是专业教师,他们的指导能够有效提高队伍下乡的专业性,为农户、农村提供技术支持,发挥团队的专业价值;另一类是思政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组织、队伍培育、宣传等方面对队伍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团队的组织力。

图2 以“麦香兴农”为例,“三下乡”三类主体协同发挥作用

以“麦香兴农”项目为例,3类主体分别是学生团队、1名专业教师和2名思政教师。学生团队是绝对的核心成员,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跨专业跨年级的组队形式保证了队伍的层次性和专业性,党团员的引领作用有助于队伍实践活动实效的发挥。专业教师是与实践内容对口的专业教授,在小麦脱壳机器的选择购买、生产线的搭建、加工流程的明确均给出了专业指导。思政教师既包括1名具有7年扶贫经验的党政干部,对团队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工作思路提前给予了指导;还包括一名专职团干辅导员,全程跟进和指导项目申报、团队组建、活动组织和宣传产出等实践内容。3类主体的协同合作,有效推进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转。

三、3个保障,确保农科大学生“三下乡”开展实施的长效性

3个保障指的是平台、基地和项目。

(一)以平台搭桥,有效建立县镇村和高校之间的联系

县镇村有“乡村振兴”的需求,高校有科研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耕读教育的落脚点是“耕”,必须要走进农业生产一线,推动学生在“耕”中“读”,在“耕”中学。因此必须要搭建起建立高校和乡村联系的平台,从而运用好校园、田野、社会三大场域,将育人从课堂延伸至农业生产一线,丰富学生的农耕生活与劳动生产体验。

“麦香兴农”项目目前已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对接平台进行展示。该平台针对县镇村和高校团队双方开展结对工作。对于县镇村,可以上传需求,发布需求后等高效团队“揭榜”。对于高效团队,可以在县镇村发布的需求里“竞标”,中标后上传结对证明。双方结对成功后即可开展下乡实践。通过对平台的充分利用,既能够针对性较强的开展实践,又能够充分的宣传展示。

(二)以基地支撑,建立具有接替性、延续性的农科学子下乡实践

充分依托农科教基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国家现代农业园、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等现有社会资源,佐以回访机制的建立,“三下乡”实践团队通过不断复盘、追踪,将调研的结果沉淀下来,形成对下乡地区更加稳定和理性的认识,从而形成针对这一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突破、农产品市场化和产业化战略、农村社会进步和建设、农民群体的思想文化素质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和对策性建议总结。

“麦香兴农”项目实践的地点是在广东省河源市义合镇。该镇是项目团队所在学校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地点之一,也建立了人才驿站、实践基地,为实践团队的项目对接、食宿沟通、资源衔接等提供了很多帮助,为实践项目的长效性发展提供了支持。项目目前已完成实践的第二年,并于今年与义合村签订了为期3年的结对合作函。

(三)以项目赋能,实现高质量下乡实践

这里的项目内涵可以是丰富的,包括学校里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企业研发项目、认可度较高的比赛项目等所有可以给实践团队提供研究方向指引、成果展示等各类支持的项目。实践团队带着任务下乡,或是下乡后形成项目进一步孵化,都是能够促进高质量下乡实践的有力助力。

在“麦香兴农”的实践规划中,除了针对性解决下乡地的小麦加工问题,也拟通过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来进一步研究小麦预制菜的加工,以产学研的方式支撑高质量下乡实践。

图3 团队指导老师与驻镇干部沟通实践内容

【经验与启示】

乡村振兴是应对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依撑。自2017年底,乡村振兴战略就在暑期 “三下乡”上得到了响应,“三下乡”已经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特殊平台和良好形式。乡村振兴视域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是农科类大学生提高“三农”认识和服务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

做好3个“耕读+”,丰富耕读教育的内涵;统筹好3类主体,提升农科专业大学生“三下乡”实效;落实3个保障,确保 “三下乡”开展实施的长效性。以耕读教育赋能“新农人”培养,引导农科专业大学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把学农为农的知识情感转化为服务、奉献“三农”的实际行动。

 

 

【资源链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 教高函〔2021〕10 号)

许晓辉.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现实意蕴及路径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年第10期。

张玲,吴风亮.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版,2014年第22期。

周维维.涉农高校加强耕读教育涵养“三农”情怀的实施路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年第10期。

何学敏,王宏英.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与统筹城乡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3期。

林万龙,崔情情,何志巍,曹志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特色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年第8期。

唐智,董文明.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高校暑期“三下乡”的改进策略[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年第24卷第2期。

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对接平台(腾讯文档), https://docs.qq.com/sheet/DR1Vka3pnV0dJdGlR


[责任编辑:苏兰]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耕读教育的加强落实是高校建设三全育人的必要一环,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涉农专业大学生提升服务“三农意识”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实践探索和调研分析,案例从做好3个“耕读+”、统筹好3类主体、落实好3个保障三个维度总结出三下乡实效提升路径。从而引导新时代涉农专业学子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